2008年1月2日 星期三

寶寶腹瀉--楊咩9m2w記事

楊咩腸胃本來就比較差 最近居然大便次數多達七八次 當然會擔心一下 但是他並沒有其他詭異的症狀類似輕微的感冒(如流鼻水、咳嗽) 倒是有因為天冷 活動力下降了點 且搬家那天發現她上顎好像冒出了兩點小白點 離下顎冒牙時間已經三個多月了 為了婆婆帶她去看醫生吃藥 媽咪不愛給楊咩吃藥 所以又努力爬文來佐證楊咩是健康的

以下為爬文分享
1. http://www.baby-life.com.tw/gsk/column/bl/0609.htm

輪狀病毒感染好發於六個月至兩歲嬰幼兒,由於傳播力強,被感染的寶寶最常出現急性腸胃炎症狀;所以,除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及注意環境清潔外,使用活性輪狀病毒疫苗,已經被證實可有效減輕病程,大幅降低幼童住院及靜脈注射的機率,及胃腸炎就醫的次數。

   輪狀病毒是一種RNA濾過性病毒,1973年由澳洲微生物學者畢夏普,首先在一個嚴重腹瀉的小男孩的十二指腸檢體中鑑定出來,在電子顯微鏡下的影像,看起來像車輪的形狀而得名。 世界各地均可見輪狀病毒 輪狀病毒主要的傳染途徑為「病從口入」糞口傳染,也可以經由接觸到受污染的物體表面傳播,人類吃入病毒後,會侵犯小腸,並破壞小腸絨毛膜上皮細胞,使膜上的消化?受到破壞,引起腹瀉。 全球各地都可見輪狀病毒,是全球兒童腹瀉最常見的原因,大多侵犯5歲以下的嬰幼兒。   

在開發中國家,輪狀病毒引起的急性腸胃炎,常常是幼兒死亡的重要原因,每年約造成50萬名嬰幼兒死亡。在衛生條件佳的已開發國家,雖然罕見死亡病例,但卻是5歲以下嬰幼兒因腹瀉而住院的主要病原,需要花費醫療成本與父母請假照顧的社會成本。  

輪狀病毒可分為A、B、C、D、E 群,再依病毒表面抗原(一種為G蛋白,一種為P蛋白) 細分為各種血清型。最常引起人類疾病的為A 群,其中以 G1、G2、G3、G4、G9最常見,臺灣則以G1、G9 較為常見。

好發於六個月至兩歲嬰幼兒   
輪狀病毒最常見的臨床表現為「急性腸胃炎」,在一至二天的潛伏期後,第一天有些病人會有輕微感冒症狀(如咳嗽、流鼻水),接著出現突發性嘔吐;比較厲害時,無法進食,每吃必吐,大多會合併發燒及腹痛的症狀。   
緊接著出現厲害的稀水便腹瀉,帶有酸味但少見血絲及黏液,可以持續數天,一天可達五至七次以上,幼小的孩子症狀通常較為嚴重,症狀也較久,有時可達二週。可以合併脫水、酸中毒,或電解質不平衡、痙攣等嚴重併發症,甚至需要住院治療,如不加以治療,病童會因脫水休克並死亡。慢性併發症可見因小腸黏膜受損,導致慢性腹瀉而發生腸遲滯、發育不良。病癒後可再次感染,但病情較初次感染為輕。   
在寒帶國家,好發的季節通常在冬季,所以也被稱「冬季腹瀉」,但在台灣卻一年四季都可見其蹤影,特別是每年的冬、春交際天氣轉涼時,約在十一月至隔年二、三月為流行高峰期。
輪狀病毒感染好發於六個月至兩歲的幼兒,這是因為當嬰幼兒四~五個月大後,來自母親抗體的保護力減少、嬰兒本身的免疫功能還在成長中,尚未成熟,此時抵抗力弱,較易遭受感染。研究也證明,母乳含有保護性的物質(抗體與酵素蛋白等如分泌球蛋白A),可以增加腸胃抵抗力。所以改用配方奶後,嬰幼兒即少了這種保護性物質。另外嬰幼兒在六個月大以後,與外界頻繁接觸,且在地上探索時間長,感染的機率就會提高。

像感冒一樣散播病毒  
輪狀病毒的傳染力很高,像感冒一樣容易散播,感染後的兒童在發病前後數天,糞便中都可以發現大量的病毒,觸摸之後病毒沾染在玩具或桌椅表面,就可以傳染給別人。有些感染的幼童並沒有症狀,但仍會將病毒傳染給別人。   
其致病力也很高,只要少量的病毒(十個病毒顆粒)就可以致病,嬰兒的手指或玩具上,只要有一小滴含病毒的水珠就可致病。所以在兒童聚集處,像是托兒所、幼稚園,及兒童醫院最常爆發流行。 另外,病毒感染後的免疫反應,並不一定能提供完全保護力,加上病毒本身有不同的血清型,常可見反覆感染的情形。

症狀緩解可儘早恢復進食  
目前輪狀病毒並無特效藥物可以治療,急性期的治療主要針對症狀給予支持療法,並補充水份及電解質,大多先給予口服電解質溶液,若嘔吐、腹瀉或脫水嚴重無法進食,應儘速就醫治療,靜脈點滴注射,並不需要使用抗生素。   
症狀緩解、水份補充以後,可以考慮早一點恢復進食。嬰兒可繼續餵食母乳或不含乳糖配方奶,六個月以上的幼兒,則也可以給予米湯或其他清淡飲食,如吐司、稀飯、饅頭等,但切記避免食用過甜、過於油膩食品或過多乳製品。

生活照顧首重衛生、清潔  
要避免病毒的傳染,首先還是要保持良好衛生習慣,及注意環境清潔。照顧者或其他家人及密切接觸者,從外面回來時,一定要先洗手才能接觸幼兒;幼兒從戶外遊戲回來,也一定要勤洗手,才能避免病毒傳染機會。換完寶寶尿布後,將尿布包起後再丟棄,然後將雙手洗淨。   
其次,可以使用70%酒精或漂白水消毒環境,特別是更換尿布區週圍的環境,可以避免病毒散播。但這樣仍無法完全杜絕病毒的感染,所以疫苗在預防疾病上佔了重要的角色,也是未來的趨勢。美國疾病管制局也在今年提出,嬰兒全面接種輪狀病毒疫苗的建議。

口服輪狀病毒疫苗減輕腹瀉症狀  
目前,安全的口服活性輪狀病毒疫苗已被成功研發出來。和自然感染一樣,輪狀病毒疫苗雖無法提供完全的保護,卻能避免嚴重腹瀉。臨床試驗發現,在服完疫苗後,大部分的孩童能在血清中產生具保護作用的IgA。而臨床症狀研究也發現,服用疫苗後,沒有嬰幼兒會出現脫水性腹瀉;服用疫苗後也降低了病人需要找醫師診治的機會。另一試驗顯示,接受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後,沒有一位需要住院。   
所以除了維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及環境清潔外,使用活性輪狀病毒疫苗,將可有效減輕病程,大幅降低幼童住院及靜脈注射的機率,以及胃腸炎就醫的次數,也是節省醫療成本的有效方式。目前葛蘭素史克(GlaxoSmithKline,簡稱GSK)以及默克(Merck & Co.)兩家大藥廠的輪狀病毒疫苗,正著手於上市前的臨床評估與研究,預計年底即將在台灣上市。

如何口服輪狀病毒疫苗?  
葛蘭素史克的疫苗,屬人減毒型的單價輪狀病毒疫苗,口服時程為2個月大及4個月大,共2劑。已在68個國家註冊,並在墨西哥、新加坡及歐盟等國家上市。而默克研發的產品,所用的是牛的重組型弱毒性輪狀病毒,其疫苗涵蓋多價不同型的輪狀病毒,於嬰兒 2、4與6個月大時服用,共需口服3劑。   
疫苗本身安全性無虞,並無特殊投予禁忌。除了中度發燒時不建議使用,而輕度發燒則可使用。免疫功能不全者亦不建議使用;研究發現輪狀病毒疫苗株,並不會在家人中相互傳播,所以其家人也可使用。疫苗並無明顯副作用,偶而會有暫時低度發燒、食慾不振、躁動及活力降低等現象。  
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可以和白喉、百日咳、破傷風三合一疫苗,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疫苗、B型肝炎疫苗同時使用,不會影響相互間的免疫反應。

2. http://www.dadupo.com.tw/new/13.htm
孩子成長過程中,或多或少,都有些腹瀉的症狀發生,有的父母會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,見著醫師後就慌張地拼命問:「寶寶為什麼拉肚子?」、「是急性腸炎嗎?」、「消化不良嗎?」、「吃壞肚子了?」、「是不是感冒造成的?」;有的父母,則只求孩子迅速止瀉,吃的、塞的、打針通通來,結果對孩子的健康上來說反而是一種負荷

寶寶腹瀉原因區分不易
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資深主治醫師林炫沛指出,要知道寶寶怎麼會拉肚子,首先應了解「腹瀉」的定義,並不是單指解稀便、解水便而已,當然更不必與腸炎畫上等號。所謂的「腹瀉」必須是和寶寶原本相當固定的大便型式、次數來做比較,其所含水份增多,可能帶有粘液或顏色有所改變,大便次數也較平常增加才算數。
哺餵母奶或擬母奶之配方奶的小寶寶,大便往往相當稀水而且帶點酸味,顏色大都呈漂亮的黃色,大便次數一天少則三、五次,多則達十次以上的少量大便。只要寶寶能吃、能玩、能睡,臉色紅潤、表情正常,體重又能穩定增加,那麼這樣的大便型式對這個寶寶而言,便是正常,不算腹瀉。
另外,嬰幼兒在滿月之前,不管餵食何種奶水的小寶寶,由於消化功能不十分成熟,尤其對於脂肪及乳糖的消化能力尚差,因此大便幾乎都是糊糊水水的樣子,一直要過幾個星期之後,大便才會逐漸成型,此即所謂的「收屎」。
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張碧峰也指出,「腹瀉」這個名詞意謂著排便次數增加或糞便中含水量的增加,在臨床上可分為急性與慢性腹瀉。一般以發作時間持續在兩週以內為急性腹瀉,超過兩週以上為慢性腹瀉。但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寶寶腹瀉,醫師在短暫的門診時間裡,要區分原因並不容易,因此只能就臨床症狀的觀察,如血便、膿便、是否合併發燒等,並且參考糞便分析檢查,包括吸數情形、大便細菌或病毒培養、及病菌或寄生蟲的血清檢查等,診斷出一個最可能的病因。
張碧峰醫師表示,引起嬰幼兒腹瀉原因很多,其中急性腹瀉多數屬於急性腸炎,不少的嬰兒是受病毒或細菌感染而引發。大部份引發腸炎的細菌或病毒是經口進入,但有些病毒感染如細支氣管炎,也會併發腹瀉。此外,有些家長常常會認為,嬰幼兒長牙也是導致腹瀉的禍源,但事實上是因為嬰幼兒長牙期間,胃腸免疫系統較差,加上他們又喜歡亂咬東西或伸手入口,在不知不覺中,吃到細菌或病毒感染的物品,因而也容易得到腸炎而致腹瀉。

腹瀉嚴重脫水會危及生命
腹瀉不只是開發中國家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,也是全球性兒童常罹患的疾病,台北榮總小兒胃腸科主任吳子聰就表示,根據國際衛生組織的估計,每年約有三至五百萬兒童因腹瀉死亡,即使在美國等已開發的國家,四歲以下兒童在過去十年中,每年約有五百名腹瀉死亡的病例,其中八成患者年齡小於一歲,其主要原因為:水份電解質不平衡及持續的腸絨毛萎縮造成營養不良。
當腹瀉厲害而水分又補充不夠時,會造成脫水。輕微脫水,病童可能只有皮膚和口唇乾燥、眼眶及腦前囪門輕微下陷。中度脫水時,腦前囪門或眼眶下陷更明顯,尿量也會減少,此時常併有血液酸中毒而致呼吸急促的現象。而嚴重脫水,可能會併發休克及急性腎衰竭,這時會有生命危險。

電解質及水分補充很重要
腹瀉期的生活照顧
慢性腹瀉原因眾多、千奇百怪
餵食母乳可防治牛奶蛋白過敏
「胃~大腸反射」比成人強而致腹瀉
頑固性下痢是最棘手症狀

總之,對於腹瀉的小寶寶而言,應該做詳細的評估及檢查,並且儘早做處理治療,以避免發生合併症,防止其演變成慢性腹瀉。而適當的處理,可使病童保持良好的營養與生長。